恰如一轮明月

2023-04-11 08:26:18东方资讯

【人物故事】

恰如一轮明月

——深切缅怀徐月明大姐


【资料图】

2023年1月11日,106岁的徐月明大姐离我们而去了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她的音容笑貌、举手投足,都让我记忆深刻。光阴荏苒几十载,弹指一挥间,一切仿佛就在眼前,徐大姐是我的老领导,也是我生命中的贵人。在我步入社会的日子里,她给予我极大的帮助与关怀,让我没齿难忘。我静心撰文,回忆与她的过往,以此来纪念她——我的引路人,今生难忘的好大姐。

1965年,我大学毕业,分配到政府部门工作。报到那天,一位中年女同志特地到单位大院的门卫处接我。后来我才知道,她是单位人事处处长徐月明。

我放下行李后,徐大姐就过来找我谈话。她嘱咐我要尽快适应从学校到机关、从学生到干部、从学习到工作的转变。随后,她带我熟悉大院的环境,带我去了食堂、买饭票的窗口、大院内的理发店……当晚,她还自掏腰包买了一张电影票,让我去看电影。

我是从农村出来的,家境比较贫苦,平时穿的衣服比较旧又带补丁。细心的徐大姐见我老是穿旧衣服,就很和蔼地问我:“有没有新的外衣?”我告诉她,我来自农村,家里兄弟姐妹多,缺布票。事后,她亲自找机要室负责人为我特批了布票,让我做套新的衣服。

徐大姐是一位党性强,讲原则,既严格又通情理的领导。她十分关心下属的思想、生活,单位的同事要是有什么困难,都是找她帮忙。她也很乐于帮助他人,从不求回报。

1967年下半年,我向组织打报告,准备与未婚妻正式登记结婚。组织收到我的报告后,派人到我未婚妻的单位进行了解。审查过后,徐大姐对我说:“你的未婚妻各方面表现都挺优秀。你们的感情是否已经成熟了?”我告诉她:“我们是同学,认识多年了,双方都很了解,所以才向组织打报告。”徐大姐语重心长地说:“既然你们的感情到了要成为夫妻的份上,那组织批准你的意见,同时也祝福你们。”徐大姐还特别交代行政处,并精心为我安排了单位宿舍作为新婚用房。

“文革”期间,我到“五七”干校学习、劳动。1970年底,干校撤销。当时我妻子被下放到三明化工厂。省“五七”办征求我下放闽侯的意见,我向徐大姐请教。她分析说:“你是农村长大的,对农村比较熟悉,还是去工厂企业锻炼锻炼,对将来成长有帮助,这样两人都在‘三化厂’,夫妻能在一起,孩子也小,还能相互照顾,生活困难也会减少一些。”后来组织经过了解,把我调整下放到“三化厂”。出发那天,我买的是晚上的火车票。徐大姐独自骑自行车来送我,比我还早到火车站。在候车厅,她和我亲切交谈,并送我到车厢,看了看我的座位,一再叮嘱我要保重身体,努力工作。汽笛声拉响时,她站在月台上向我挥手再见,我感动得热泪盈眶。这是我记忆深刻的往事之一。

结束下放后,我回到福州工作,先后在多个部门岗位上任职。但无论我调到哪里,徐大姐都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我。

工作期间,我常去大姐住处看望她,并向她汇报思想和工作。她家里客厅的墙上挂着很多她在抗战时的照片,书柜里摆放着各种奖章、荣誉证书和抗战的书籍。每次汇报完工作后,她总会翻开相册,回忆往事说个不停:讲她在难民所的工作,讲淞沪会战,讲上海沦陷,讲她在1939年怎样到达安徽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军部,讲她和母亲如何在苏北村民家中“打埋伏”……她经常送我有关历史、党史的书籍,叮嘱我要认真学习党史,铭记历史,为人民谋幸福,为国家谋发展。

我退休后,几乎每年都去给她拜年,也时常带上妻子和儿子,但我带的礼物她从来不收。要是我没带妻子一起去,她都会询问我妻子和孩子的情况。离开她家时,她总会抓一把龙岩花生等土特产塞在我手里,让我带上。

徐大姐很注重自身健康,对金钱看得很淡。她常说,要有一个好的身体,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;人老了只有身体好,才是对子女最大的支持。

离休后,徐大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,扶贫助学,被誉为“爱心老前辈”。据了解,从1998年开始,徐大姐先后捐助皖南老区贫困学子扶贫奖学基金5万元,为灾区人民和其他困难群众捐款10多万元,先后资助8名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,她先后3次向灾区捐款或缴纳特殊学费2.1万元。

奉献自己,是她终生的崇高夙愿;惠及他人,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。徐大姐虽然已经离去了,但她的谆谆教诲仍时刻萦绕耳畔,她的音容笑貌恰如一轮明月永存我心。(全文共1749字)

标签:

上一篇: 下一篇:

企业

9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增长151.2% 今年总销量或达150万辆
2022-10-10
详细行程
全面取消落户限制!30个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300万
2022-03-21
详细行程
2022互联网岳麓峰会因防控原因延期召开
2022-03-21
详细行程